拿句子网 > 名人名言

文言文至理名言(整理204句)

文言文至理名言1

1、貂不足,狗尾续。(晋书)

2、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文嘉)

3、不可同日而语。(汉书)

4、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明·彭大翼)

5、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6、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7、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8、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0、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12、树欲静而风不止。(汉,韩婴)

1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4、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15、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16、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宋李清照五陵春)

17、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1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19、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文言文至理名言2

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2、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韩愈)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5、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五代李煜)

7、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9、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10、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1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1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13、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1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15、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6、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三国志)

1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1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前汉书)

文言文至理名言3

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2、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3、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杂剧)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8、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资治通鉴)

9、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10、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史记)

1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13、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陆机)

1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5、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1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7、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18、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1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文言文至理名言4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黄庭坚)

3、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西厢记)

4、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明·凌蒙初)

10、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1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1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1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宋陆游)

1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8、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1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文言文至理名言5

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2、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恋花)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4、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7、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10、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官场现形记)

1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12、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13、磨刀不误砍柴工。

14、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饯别校书叔云)

15、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7、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18、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文言文至理名言6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2、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3、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

4、死猪不怕开水烫。

5、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7、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国)

10、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11、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2、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1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14、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7、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陆游)

18、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

19、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魏征)

文言文至理名言7

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2、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3、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宋·罗大经)

4、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0、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曹炯)

1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14、父慈而教。——《左传·》

15、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16、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17、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18、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马致远)

19、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文言文至理名言8

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5、名必有实,事必有功。——荀悦《申鉴·俗嫌》

6、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7、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8、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史记)

9、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1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11、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如梦令)

12、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陆游)

1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1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8、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三国志)

19、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文言文至理名言9

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2、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3、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7、初生之犊不惧虎。——罗贯中《三国演义》

8、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朱淑真生查子)

9、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10、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11、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12、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1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5、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8、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19、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文言文至理名言10

1、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2、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4、“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刘禹锡陋室铭)

6、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8、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9、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10、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13、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4、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1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1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19、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文言文至理名言11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2、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3、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4、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5、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6、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陆机)

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8、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

9、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10、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3、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14、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